-
实训中心数智化管理平台方案与UI设计
-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1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31日
1、 课题简介:开发一套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解决学校教学设备管理中的几个痛点:一是让设备分配更合理,二是方便设备维护管理,三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兼顾平台的易用性和美观度,通过优秀的UI设计让操作更简单直观,这样既能提升用户体验,也能让平台发挥更大价值,让学校的实训设备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2、 课题背景: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面向实训中新多设备管理的一套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使用数据的应用和设备的按需分配使用都需要以一种直观和有好的方式呈现在客户面前。让用户能够更好的利用实训中心设备,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让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因此,好的方案和产品设计以及UI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学生所需承担的工作职责:平台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软件功能设计以及软件界面UI设计等。
-
岗位需求人数2
-
意向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
需求专业交互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类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1、 熟悉公司现有软件产品的功能与使用
2、能够根据产品需求,提供产品设计思路,进行产品功能定义
3、根据软件既定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进行产品原型和UI设计
4、配合软件功能测试和后期完善,编写产品相关宣传材料
-
学生事先准备
1、产品经理岗位:能够根据产品需求,快速设计产品原型,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完善,优化现有设计,配合软件测试相关工作。
2、UI设计岗位:能够熟练使用PS、AI等平面设计软件,有动效和三维的设计能力优先。熟悉软件的视觉效果的设计规范,对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有较深理解。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是
-
2025-项目管理系统(电气选型自动生成)
- 开始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21日
1) 系统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如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等。
2) 数据库构建:创建包含各种电气设备参数的数据库,并定义与之对应的选型规则。
3) 选型算法设计:开发自动选型的算法,考虑到安全系数、经济性、可用性等因素。
4)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使得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轻松使用该系统。
5) 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各部分整合为统一的系统,并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6) 性能优化与迭代:根据实际使用反馈,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并增加更多实用功能。
-
岗位需求人数5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专业需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测控工程
-
活动初步安排
1) 市场调研:调查当前市场上已有的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功能,识别存在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
2) 技术准备:学习数据库管理、算法设计、用户界面开发等相关技术。
3) 模块开发:分工合作,分别开发系统各模块,并定期进行代码合并和测试。
4) 系统演示与评审:阶段性地展示系统功能,接受工程师或行业专家的建议进行改进。
5) 实际应用: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试用系统,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
6) 结果总结:根据实践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指出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
学生事先准备
1) 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把握当前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
2) 获取开发所需的各种资源,例如软件开发工具、电气设备手册等。
3) 设计初步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框架,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奠定基础。
4) 准备项目管理的基础数据,如电气设备的技术规格、供应商信息等。
5) 创建项目管理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2025-五轴标定和补偿系统开发
- 开始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21日
1) 系统误差分析:研究五轴随动系统常见的误差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如机械误差、视觉误差等。
2) 标定方法研究:开发适用于五轴随动系统的标定算法,利用特定的标定工具进行误差测量。
3) 补偿系统设计:基于标定得到的结果,设计实时的误差补偿策略和算法。
4) 硬件接口设计:实现与五轴随动系统硬件的通讯接口,保证标定和补偿算法的实时有效性。
5) 系统测试与评估:在典型的工作条件下测试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评价和优化。
6) 应用推广与案例分析: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应用所开发的系统,并积累运行数据用于进一步优化。
-
岗位需求人数5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测控工程
-
活动初步安排
1) 文献回顾:梳理有关五轴随动系统误差标定和补偿的前沿文献,以及调研当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技术,掌握最新研究成果。
2) 实验准备:筹备所需的硬件设备清单,如标准球杆仪、3D传感器等;安装配置相应的软件工具。
3) 误差测量:利用标准球杆仪等设备对五轴随动系统进行详细的误差测量。
4) 算法开发:基于误差分析和测量结果,编写标定算法和补偿程序。
5) 系统集成:将标定和补偿算法集成至五轴随动系统中,确保其可以实时发挥作用。
6) 测试与改进:在实际工况下测试系统的效能,并根据测试结果逐步完善算法。
-
学生事先准备
1) 完善的知识储备:研读相关书籍和文献,理解五轴随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误差特性。
2) 材料和设备准备:筹备课题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一切软硬件资源,包括计算机、控制卡、测量设备等。
3) 仿真环境搭建:建立一个模拟或者实际的五轴随动系统软件仿真实验平台。
4) 开发工具选择:选取适宜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如MATLAB/Simulink、C++、Python等。
5) 项目管理规划:制定课题研究的时间表和里程碑计划,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2025-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士0.005mm)
- 开始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21日
1) 系统需求分析:确定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规格、性能指标、兼容性要求等。
2) 机械结构设计:设计能够支撑亚微米级精度操作的机械结构和部件。
3) 驱动系统选择:选择合适的驱动器、电机等元件,并考虑其对整体系统精度的影响。
4) 控制算法开发:研究并开发适用于高精度运动控制的先进算法,如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等。
5) 传感器选型与应用:选择适合于测量亚微米级别位移的传感器,并将其集成到系统中。
6)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个组件组装成完整的系统,并进行详尽的调试以达到最优状态。
7) 性能验证与优化:在不同负载和运行条件下测试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
岗位需求人数2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测控工程
-
活动初步安排
1) 文献调研: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和当前市场行情,掌握当前高精度运动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2) 原理验证:搭建基本的实验平台,验证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3) 系统开发:在工程师或团队的指导下,分阶段完成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实际应用:在真实应用场景下测试系统的性能,并记录数据用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5) 结果总结:整理实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业导入的实施步骤。
-
学生事先准备
1) 对现有运动控制系统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先进精密运控系统的产品特点和技术优势。
2)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等内容。
3) 获取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使用方法,如控制器、伺服电机、仿真软件等。
4) 列出建立课题所需的基本实验条件,如实验室具备的条件、需要购置的仪器等。
5) 编制详细的实施报告和研究方案,确立关键时间节点。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2025-点胶机路径规划系统开发
- 开始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21日
1) 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点胶机路径规划系统的需求,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等。
2) 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研究现有的路径规划算法,并分析其适用性及优缺点。
3) 算法优化与实现:针对点胶机的工作特点,对选定的算法进行优化,并实现算法的初步原型。
4) 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优化后的算法,设计并开发点胶机路径规划系统。
5) 系统测试与评估:搭建生产环境测试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
岗位需求人数2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软件类
-
活动初步安排
1) 理论学习阶段: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专业书籍等方式,了解点胶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
2) 实验室研发阶段:在工程师或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算法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
3) 工厂实习阶段:到工厂实地考察点胶机的工作环境,收集数据,为系统开发提供依据。
4) 系统测试阶段:在实验室和工厂环境下,对系统进行多轮测试,并不断调整优化。
-
学生事先准备
1) 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
2)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当前先进的算法,进行综述和分析。
3) 与相关工程师建立联系,获取实际生产中的需求和数据支持。
4) 学习相关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如C++、Python等。
5) 准备开发系统所需的相关资料和软件。
6)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课题按计划顺利推进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推动我市用人单位与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4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操作流程的通知》(苏人服〔2023〕25号)文件精神,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拟于2025年继续开展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现就实践课题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由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各实践参与单位具体实施。
二、报名单位条件
在我市依法设立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合法办公场所,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用人自主权。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合法经营,用工规范,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项目课题研发需要,具有研究生实习实践日常管理及考核经验,能够配备课题专属带教(指导)老师。能够按要求提供安全、整洁、卫生的住宿环境,免费解决学生餐饮问题,并配合完成活动相关要求。
三、报送课题要求
实践课题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短期技术研发攻关类和理论调查研究类为主。课题应具有操作性强、周期短等特点,适合在读研究生参与。单个课题需求人数建议在2人及以上,实践时限建议以5周为宜,实践活动应在申报当年度内完成。
四、合作高校范围
合作高校应为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积极对接这些高校,推动课题合作。
五、活动报名及要求
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意向单位可登录“苏州校园引才平台”内“校园引智”模块进行报名(网址:)。
各意向单位在填报课题需求时,应详细填写课题背景、简介及要求,同时根据课题需要,填报企业意向高校。
六、经费补贴标准
活动流程、要求、费用及补贴标准请参考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有关文件执行,相关表格样式附后。
七、其他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以不定期抽查方式对用人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以弄虚作假、欺骗等手段冒领补贴的用人单位,将追回已发放补贴,并视情节轻重,提请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兴苗、陆晨 电话:0512-65227549
附件:
1.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征集表
2.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实践协议
3.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完成情况评估表
附件3: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完成情况评估表.xls
4.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申请表
5.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考勤记录表
6.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住宿时间统计表
附件6: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住宿时间统计表.docx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