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联闪充・创赢未来”:新能源充电站智能运营技术创新与实践
-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1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01日
本课题聚焦于新能源充电站的智能运营技术创新,旨在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前沿手段,优化充电站的运营管理流程。一方面,借助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充电设备状态,实现故障预警与精准定位,缩短维修周期,提升设备可用率;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充电行为规律,合理规划充电设施布局,制定动态定价策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高充电站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智慧交通建设添砖加瓦。
-
岗位需求人数1
-
意向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
需求专业能源动力相关专业、交通运输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相关专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关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子信息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在运营新能源充电站时,需先识别区域内主要竞争对手,涵盖其他运营企业和潜在进入者,细致分析其运营模式、服务特色、价格策略及用户评价。随后,强化宣传推广工作,借助线上线下多元渠道,例如投放社交媒体广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网站合作、在周边区域散发传单等,以提升充电站知名度,吸引更多用户。运营过程中,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充电桩使用率、充电量变化趋势及不同时间段用户流量等关键数据,并定期深入分析,精准把握运营状态和市场动态。依循数据分析结果,适时调整运营策略,如遇特定时段用户流量高涨而充电桩使用率偏低,应深入探究是充电桩故障还是充电效率欠佳,并迅速采取改进举措。同时,常态化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依据用户反馈和建议,持续优化运营服务,稳固增强市场竞争力。
-
学生事先准备
新能源充电站基础知识、基础电气知识、数据分析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新能源充电站市场现状相关资料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公司对外宣传视频制作
-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30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8月03日
1、 课题简介:(同时简单描述出课题的实用价值)
为提升公司对外宣传力度,使外部人员清晰快速了解公司。
2、 课题背景:现公司内部有许多单一的视频,没有一个整体的对外视频,需以整合公司内部视频或新增等方式,整合出高质量的宣传视频。
3、 学生所需承担的工作职责:规划、拍摄、剪辑、出样
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1.5个月
-
岗位需求人数2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广告学、摄影
-
活动初步安排
先了解公司拍摄的目的,后依据公司现有资源拍摄+剪影+整片
-
学生事先准备
学生需要提前有准备如下能力:写脚本的能力、拍摄能力、使用拍摄工具的能力,剪辑能力及整合能力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可降解防粘连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25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9月05日
一. 可降解防粘连水凝胶的配方设计与合成
1、水凝胶单体(如明胶、壳聚糖、透明质酸、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等)的改性修饰。
2、调控成胶时间和交联方式,实现凝胶的快速成型与可注射性。
3、引入可控降解单元(酯键),实现水凝胶在体内特定时间内完全降解。
4、可引入抗菌组分,提升术后防感染与促愈合能力。
二. 水凝胶的理化性能与结构表征
1、成胶时间:测定不同配方的成胶速度,评估其临床操作便利性。
2、力学性能:测试水凝胶的拉伸、压缩、剪切强度,确保其在体内能稳定覆盖创面、抵抗组织应力。
3、溶胀性能与保水性:分析水凝胶的吸水性和保湿作用,以满足术后愈合需要。
4、粘附性能:采用组织表面(如腹膜、肠管等)进行体外粘附力测试。
5、降解性能:体外模拟体液环境下,定期监测水凝胶质量损失、结构变化,明确降解速率和机制。
6、微观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等技术表征水凝胶的孔结构和化学组成。
三. 生物安全性与生物活性评价
1、通过细胞相容性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
2、通过溶血率与血常规评估水凝胶对血液成分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3、检测水凝胶对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抑菌能力,为防止术后感染提供保障。
四. 防粘连功能验证和体内安全性
建立小动物(鼠、兔等)腹腔或关节粘连模型,手术后应用水凝胶,随时间观察粘连形成程度、组织愈合与材料降解情况,通过宏观评分和组织学分析(HE染色、Masson染色等)进行定量评价。并与临床常用防粘连材料对比。体内代谢路径初步追踪,确保降解物可被生物吸收或排出,无毒副作用。
五. 临床转化初步探索
结合实际临床需求,优化水凝胶制备工艺,提升材料可批量生产与储存运输的可行性。初步评估其在不同术式、不同组织部位(如腹腔、妇科、骨科等)的应用适应性和推广前景。
-
岗位需求人数2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材料、化学、高分子、医学、生物类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1. 水凝胶材料的筛选与制备(第1-2周)
单体改性修饰,设计水凝胶配方,掌握基本制备技术。获得多种结构和性能差异的水凝胶样品,并初步筛选出成型效果优良的配方。
2. 水凝胶理化性能测试与表征(第3周)
测定成胶时间、溶胀性能、力学强度(拉伸、压缩)等基本参数。使用SEM、红外、核磁等手段分析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降解实验,观察水凝胶在生理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和规律。
3. 水凝胶生物相容性与防粘连功能评估(第4-5周)
体外细胞实验,评估水凝胶对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的毒性和促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如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视条件适当开展小动物模型体内验证。
4. 水凝胶应用前景分析与创新设计(第6周)
走访医院和宠物诊所,对防粘连材料的实际需求进行问卷或访谈。分析产品化面临的技术瓶颈与解决路径,提出创新点。
-
学生事先准备
掌握化学合成和表征技能,能独立完成细胞实验、抑菌实验和动物实验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针对全氟醚橡胶垫圈高温稳定性实验研究
-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0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11月28日
1、课题简介:
填补国产技术空白:建立国产全氟醚橡胶高温性能数据库,助力半导体设备、石化装置等核心密封件的国产替代,降低对杜邦、3M等进口材料的依赖。
优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高温失效机制分析,指导企业改进硫化工艺与填料配方,提升材料寿命(如将300℃下压缩变形率降低15%以上)。
2、课题背景:
全氟醚橡胶(FFKM)因分子链全氟化结构,可在260-316℃高温及强腐蚀性介质中保持优异密封性能,成为半导体、航天等领域极端工况下的核心密封材料。然而,国产FFKM在超高温(>300℃)下的压缩永久变形率、长期热老化性能仍与进口产品存在差距,制约高端装备自主化进程。本课题聚焦FFKM垫圈高温稳定性量化评估与性能优化,填补国产材料高温服役数据空白。
3、学生所需承担工作:
实验设计与执行:独立操作高温老化箱、压缩变形仪等设备,完成不同温度/时长下的样品测试。
微观表征与数据分析:使用SEM、FTIR分析老化后材料微观结构,结合统计学模型(如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
产学研对接:与企业(如西北橡胶研究院)合作验证优化配方,撰写技术报告支持实际生产。
4、完成课题所需时间:6-11月
-
岗位需求人数1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高分子材料
-
活动初步安排
前期:文献调研、材料采购
中期:高温老化实验与数据采集
后期:微观表征与模型构建
-
学生事先准备
通过专利与文献分析,高温老化、压缩变形、耐介质等实验操作。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针对三维集成的先进封装调研
-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02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11月28日
1、课题简介:
突破国产3D封装技术瓶颈,助力AI芯片/自动驾驶芯片性能提升
筛选可国产替代的封装材料设备(键合机/中介层),降低供应链风险
2、课题背景:
三维集成封装(如3D IC、Chiplet异构集成)通过TSV/TGV垂直互连、混合键合等技术实现芯片堆叠,成为突破摩尔定律瓶颈的核心路径。然而,该技术面临热管理、可靠性测试、供应链国产化等挑战。
· 散热瓶颈:高密度堆叠导致热流密度激增,传统风冷方案已无法满足需求(如HBM堆叠功耗超10W/mm²);
· 国产化短板:TSV设备、键合材料等关键环节依赖进口(如国产键合机精度仅达5μm vs 国际1μm水平);
· 测试复杂度:3D IC的缺陷检测需开发新型计量方法(如键合界面纳米级空隙定位)。
3、学生所需承担工作:
实验设计与执行、微观表征与数据分析、产学研对接:
4、完成课题所需时间:6-11月
-
岗位需求人数1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微电子
-
活动初步安排
前期:技术文献与专利分析
中期:企业访谈
后期:仿真建模与方案优化
-
学生事先准备
通过专利与文献分析,绘制三维集成技术图谱,总结混合键合、芯粒设计等关键工艺瓶颈。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推动我市用人单位与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4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操作流程的通知》(苏人服〔2023〕25号)文件精神,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拟于2025年继续开展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现就实践课题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由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各实践参与单位具体实施。
二、报名单位条件
在我市依法设立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合法办公场所,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用人自主权。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合法经营,用工规范,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项目课题研发需要,具有研究生实习实践日常管理及考核经验,能够配备课题专属带教(指导)老师。能够按要求提供安全、整洁、卫生的住宿环境,免费解决学生餐饮问题,并配合完成活动相关要求。
三、报送课题要求
实践课题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短期技术研发攻关类和理论调查研究类为主。课题应具有操作性强、周期短等特点,适合在读研究生参与。单个课题需求人数建议在2人及以上,实践时限建议以5周为宜,实践活动应在申报当年度内完成。
四、合作高校范围
合作高校应为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积极对接这些高校,推动课题合作。
五、活动报名及要求
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意向单位可登录“苏州校园引才平台”内“校园引智”模块进行报名(网址:)。
各意向单位在填报课题需求时,应详细填写课题背景、简介及要求,同时根据课题需要,填报企业意向高校。
六、经费补贴标准
活动流程、要求、费用及补贴标准请参考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有关文件执行,相关表格样式附后。
七、其他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以不定期抽查方式对用人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以弄虚作假、欺骗等手段冒领补贴的用人单位,将追回已发放补贴,并视情节轻重,提请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兴苗、陆晨 电话:0512-65227549
附件:
1.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征集表
2.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实践协议
3.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完成情况评估表
4.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申请表
5.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考勤记录表
6.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住宿时间统计表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