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汽车电动后背门控制策略研究
-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5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16日
1、 课题简介:课题主要研究汽车电动后背门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电机驱动系统优化、防夹保护机制、感应开启技术以及与车辆其他电子系统的集成。
2、 课题背景:研究旨在开发更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动后背门操作方案,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平滑、精准地控制后背门开闭,同时减少能耗,提升用户体验;已完成基础数据库建立及原理设计,现需结合基础数据进行控制策略完善并形成线上数据库。
3、 学生所需承担的工作职责:通过对策略数据库、设计原理梳理,完善控制原理,并制作线上数据源。
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30-40天
-
岗位需求人数1
-
意向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
需求专业机械、汽车及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无
-
学生事先准备
CATIA、UG等制图软件操作,英语4级,CAA、EKL、VBA语言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基于数智化工具的车门关闭舒适性优化研究
-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5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16日
1、 课题简介:车门关闭舒适性校核涉及车门系统助关能量及阻力做功校核,系统性及复杂性较高,通过对开闭件能量系统设计,并通过二次开发与CATIA_V6集成,在设计阶段即可完成开闭件舒适性校核,提升设计质量,为顾客创造更好的体验。
2、 课题背景:已完成车门关闭舒适性原理分析及助关能量、阻力做功影响因素分解,现需结合CATIA_V6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输入相关设计参数,直接在CATIA中完成助关能量及阻力做功结果输出,并根据评价标准输出关闭舒适性校核结果。
3、 学生所需承担的工作职责:通过对 CATIA_V6二次开发,将数据库、设计原理封装,并制作参数输入界面及结果界面,能够实现通过输入相关参数自动完成关闭舒适性校核功能。
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30-40天。
-
岗位需求人数3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车辆工程、软件开发及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无
-
学生事先准备
CAA、EKL、VBA语言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
基于AI+CATIA智能建模底层知识图谱设计开发
-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5日
-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18日
1、 课题简介:构建面向CATIA智能建模的领域知识图谱体系,旨在将分散的工程知识(设计规则、工艺约束、材料属性等)转化为可计算、可推理的结构化网络,为AI大模型提供精准的领域知识支撑。研究内容包括:多源异构工程知识抽取、三维模型特征与知识图谱的语义映射、动态知识更新与实时校验机制三大核心模块,最终形成覆盖"设计-仿真-制造"全流程的工程知识中枢,实现设计经验数字化沉淀与智能复用。
2、 课题背景:已成立资深建模工程师团队梳理建模规则,以及相关工程知识,现需结合梳理的知识进行知识图谱搭建。
3、 学生所需承担的工作职责:搭建知识图谱,将分散的工程知识(设计规则、工艺约束、材料属性等)转化为可计算、可推理的结构化网络。
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30-40天。
-
岗位需求人数4
-
意向高校
-
需求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相关专业
-
活动初步安排
无
-
学生事先准备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NLP/数据治理
-
是否支持线上实践否
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推动我市用人单位与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的通知》(苏人保才〔2023〕4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操作流程的通知》(苏人服〔2023〕25号)文件精神,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拟于2025年继续开展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现就实践课题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由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各实践参与单位具体实施。
二、报名单位条件
在我市依法设立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合法办公场所,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用人自主权。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合法经营,用工规范,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项目课题研发需要,具有研究生实习实践日常管理及考核经验,能够配备课题专属带教(指导)老师。能够按要求提供安全、整洁、卫生的住宿环境,免费解决学生餐饮问题,并配合完成活动相关要求。
三、报送课题要求
实践课题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短期技术研发攻关类和理论调查研究类为主。课题应具有操作性强、周期短等特点,适合在读研究生参与。单个课题需求人数建议在2人及以上,实践时限建议以5周为宜,实践活动应在申报当年度内完成。
四、合作高校范围
合作高校应为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积极对接这些高校,推动课题合作。
五、活动报名及要求
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意向单位可登录“苏州校园引才平台”内“校园引智”模块进行报名(网址:)。
各意向单位在填报课题需求时,应详细填写课题背景、简介及要求,同时根据课题需要,填报企业意向高校。
六、经费补贴标准
活动流程、要求、费用及补贴标准请参考苏州校园引智工作有关文件执行,相关表格样式附后。
七、其他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将以不定期抽查方式对用人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以弄虚作假、欺骗等手段冒领补贴的用人单位,将追回已发放补贴,并视情节轻重,提请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兴苗、陆晨 电话:0512-65227549
附件:
1.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征集表
2.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实践协议
3.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完成情况评估表
附件3: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课题完成情况评估表.xls
4.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工作经费补贴申请表
5.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考勤记录表
6.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住宿时间统计表
附件6:2025年苏州校园引智活动学生住宿时间统计表.docx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2025年4月7日